<progress id="h245w"></progress>
  • <progress id="h245w"></progress>

    <acronym id="h245w"></acronym><video id="h245w"><input id="h245w"><table id="h245w"></table></input></video>
    <video id="h245w"></video>
  • <u id="h245w"><bdo id="h245w"></bdo></u>

    1 / 1

    当前的位置 : 首页 - 聚焦

    红色百宝 奋斗百年丨这份报告,首提四个现代化

    时间 : 2021-06-02    来源 : 本网

    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 题:这份报告,首提四个现代化

    新华社记者谢希瑶

    在中央档案馆,保存着一份有特殊意义的政府工作报告。翻开这份报告,仿佛还能听到雷鸣般的掌声,穿越半个多世纪,在人民大会堂回响。

    1964年12月21日至22日,周恩来连续两天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。

    “当时我们已经走出困难时期了,你看报告中的描述多么生动。”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潘敬国指着报告文本,其中写道——“市场商品供应比较充裕,到处呈现一片繁荣景象。”

    那一年,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、国防外交取得新突破……综合国力逐步增强,人民的信心更足了。

    “从中央到地方,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普通老百姓,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,希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由恢复、调整时期转向全面性的振兴和发展。”潘敬国说。

    根据党中央的提议,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,我们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,“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,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、现代工业、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,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”。

   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正式和完整地提出四个现代化的任务。

    “纵观‘一五’计划和过渡时期,党中央虽然也提出过现代化的概念,但针对的是工业化的战略目标。”潘敬国说,从工业化向四个现代化的转变,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。

    然而,这一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为之奋斗的宏伟目标,却因特殊年代阻碍了进程。

    再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,是10年后的1975年1月。那时,已重病在身的周恩来在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。

    5000字的报告,周恩来已经没有气力读完,只念了头尾两段。但是,当读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时,周恩来站了起来,用沉稳有力的声音重申:“在本世纪内,全面实现农业、工业、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,使中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”。

    世纪梦想,接续奋斗。

    “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,向着四个现代化目标大踏步前进。”潘敬国说。

    今天,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,我们党带领人民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进发。


    作者 : 新华网    单位 :     责任编辑 : 张洋

    无码视频在线,亚洲色欧美色,狠狠人妻久久久,丰满大乳少妇毛片视频
    <progress id="h245w"></progress>
  • <progress id="h245w"></progress>

    <acronym id="h245w"></acronym><video id="h245w"><input id="h245w"><table id="h245w"></table></input></video>
    <video id="h245w"></video>
  • <u id="h245w"><bdo id="h245w"></bdo></u>